政策动态
从多维度增强“社区韧性”
       近些年来,随着人类应对灾害实践的发展,“社区韧性”逐渐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所谓“社区韧性”,主要是指社区受到灾害冲击时,具有自我减轻负面影响的能力、自我调适及时应对的能力、自我恢复的能力。具备这三种能力,社区则可以承受灾害的冲击而不丧失自身原有的机能与结构。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单位,“社区韧性”是“城市韧性”乃至“区域韧性”的基础,是战胜灾害的关键所在。那么社区怎样才能增强自身的韧性呢?反思近些年来社区应对灾害的实践,增强“社区韧性”,需要多个维度的耦合。

       空间维度:塑造合理的空间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场所,韧性的社区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空间。合理的空间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要设施完善。设施完善对于减轻灾害的影响至关重要。人类历次应对灾害的实践表明,设施完善至少有三个维度的效用。首先,能够应对一定程度的灾害,保障社区的安全。其次,即使不能完全避免灾害的冲击,也能够最大化降低损失。最后,有利于灾后恢复工作的开展。特别是近些年来智能设施的使用,极大提升了社区应对灾害的效率,提高了社区的安全性。二是要规划合理。合理的空间布局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居民防灾抗灾以及应急自救,对于缓解居民适应灾害的紧张状态,也是大有裨益的。三是要弹性化。在不同灾害面前,人们对空间的需求是不同的。空间的安排也要符合这种需求,具有弹性。好的社区空间就像一个“多功能厅”,能够适应不同情境下的应急需求。

       对于新建社区而言,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一定要贯穿防灾思维。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突出主导防灾空间。日本社区的防震空间值得我们借鉴,不仅建筑使用抗震设计,而且社区设有相应的避难撤离道路与避难场所。另外还要兼顾多种灾害的影响,实现多功能性,空间要有一定的缓冲性与弹性,以适应不同的情境。对于老旧社区而言,有条件的可以将抗灾与改善生活结合起来,进行空间改造。空间改造要突出公众参与,发挥居民的能动性与创造性,通过广泛的民主协商,使空间真正符合居民的需求,包括抗灾方面的需求。

       社会维度:打造“共同体”

       韧性的社区不仅要有合理的空间,更要有韧性的人群。韧性的人群就是一个“共同体”,常态下是“利益共同体”,应急状况下就是“命运共同体”。以“共同体”的力量进行抗灾,居民的能量不仅可以“叠加”,还可以“倍增”,有助于减轻灾害负面影响,也有助于灾后恢复,这一点已经被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多次证明。尤其在社会资本比较雄厚的社区中,即使面对外界救援“失灵”的“真空期”,“共同体”亦能发挥“自组织”作用,“抱团取暖”,互帮互助,共渡难关。

       “共同体”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累积过程。在当前的社区建设中,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打造“共同体”。一是依靠社区的公共空间。良好的公共空间可以促进人们的交往,是人际交往的“催化剂”,能够推动人际友谊。二是依靠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利益可以促使人们合作,并形成“集体意识”。因此选择涉及居民共同利益的事务作为社区建设的“抓手”,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依靠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兴趣能够促发人们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各种社区兴趣团体都是社区“共同体”建设中所需要的。四是依靠制度。如“时间银行制度”、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志愿服务纳入个人信用与文明积分制度、社区志愿服务纳入单位考核制度等,在打造社区“共同体”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体制维度:建立整合资源的体制

       提高“社区韧性”,还离不开体制建设。建立充分整合资源的体制,对于灾害防治是非常关键的。在灾害面前,我国不少社区利用既有的网格化体制以及“三社联动”体制等,迅速动员了各种力量,而且有效整合了各种资源,“织密”了网格,形成了抗灾合力,保障了工作的有效展开,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也有社区由于体制不顺,难以有效整合资源:社会组织由于日常缺乏“深耕”社区,难以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现有居委会与物业耦合不高,配合欠佳;居民参与不足,在应急状态下未能充分发挥其能量等。

       为此,应健全应急情境下整合资源的社区体制。一是必须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效整合居委会、物业、业主委员会三个主体,同时尽可能拓展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各类资源的“1+3+n”体制,形成联动协商机制与多元互动格局,铸就抗灾合力。尤其要理顺公益化的居委会与市场化的物业之间的空间与界限,发挥“1+1>2”的效应。二是必须加强与规范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体制,使社会组织“深耕”社区,在应急状况下成为社区抗灾的有力助手。三是必须发挥社区骨干与社区贤能的作用,“以点带面”,调动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应急事务,为应急管理储备一支“生力军”。

       个人维度:增强防灾意识

       韧性的社区是以韧性的个体为基础的,韧性的个体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防灾意识。灾害防治需要居民“自助”“共助”“公助”三者结合,缺乏防灾意识,居民的“自助”就无法保障,而“自助”无法保障,“共助”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居民的防灾意识是社区抗击灾害的基础所在。一些国家居民防灾意识较强,比如日本由于地震频发,居民具有高度的防灾意识,除了掌握必要的自救方法,每家每户都储备物资以及常用工具等。我国居民防灾意识还比较薄弱,不少民众对于灾害认识不清,对于防灾知识掌握不够,在面临突发危机时,往往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应对。比灾难更可怕的是防灾意识的不足,只有居民的防灾意识达到一定层次,社区应对灾害才能真正有所保障。
提高社区居民防灾意识刻不容缓,也是当前提高“社区韧性”的重中之重。为此,一是应急管理应重心下移。近些年来多次灾害事件凸显了社区的重要性,因此应急管理重心应适度向社区下移,落实社区防灾培训和实地演习,夯实社区防灾的人力资源与体制,以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二是利用社区“本土化”的优势,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防灾知识与技能。三是加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利用项目普及防灾意识与防灾技能。
 
       (部分资料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