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动态
城市文明指数提升 群众获得感增强

公共文明指数是对城市公共文明程度、市民公共文明素质和社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综合性评价,直观反映着文明城市创建的整体水平。日前,由深圳市文明办、深圳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课题组编制的2021年第二季度深圳公共文明指数正式发布,涉及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公益行动4个项目,福田区以95.12分在全市10个区中排名第一。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文明城市建设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为福田积累了诸多成果,也让辖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绣花功夫建设文明高地

“仅仅用了十来分钟时间,我办的卫生许可证业务就全部办好了。排队取号有专人引导,服务也很热情,让我感到办起事来很是安心。”日前,在福田区行政服务大厅综合业务办理窗口前,前来办理卫生许可证手续的董先生享受到了“即来即办”的办事效率,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

行政服务大厅是为民服务的重要窗口,也是文明创建的前沿阵地。区政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局通过把握市、区文明创建标准,逐项落实,坚持创文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着力抓好有针对性的打基础、促提升工作,聚焦“一次打破”“一次融合”“一次给予”“一次信任”四项服务,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作为深圳市的中心城区和“城市主客厅”,福田区以“绣花”精神和“城市文明典范”的标准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打造“永不落幕的民生工程”。

坚持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深入开展。福田区将文明城市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成立福田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区长担任第一副组长,形成每周例会必讲文明城市创建、每周召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视频调度会的惯例。各部门、各街道由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各党委班子研究部署,确保各负其责、全力推进。同时,加强督导、巡查,保证工作层层落实。

注重构建长效机制,以高标准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在全国率先制定《福田区城市文明典范城区建设标准》,针对城市秩序、市容环境、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建设提出267项标准,以可量化、客观化、精细化的标准,将文明城市建设标准转化为常态长效工作目标。在全省率先出台《城区治理标准与手册》,立足福田实际,梳理负面清单,有效提高工作效能,全力打造全域治理“福田模式”。

今年3月6日,《福田区文明城市建设白皮书(2020年)》发布。作为全国首份聚焦区级文明城市建设的白皮书,《福田区文明城市建设白皮书(2020年)》立足福田区2020年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实践,系统地回顾了福田区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成效、文明城市建设亮点与特色,并提出文明城市建设远景目标,为新时代建设文明典范城区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实践范本。

以点带面引领文明风尚

“街上很少看到烟头、纸屑,向人问路,也都会得到礼貌地回应。斑马线前一排车都停着,等我先过,搞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出差来深的吴女士刚踏上华强北,就在路口遇到了暖心一幕。

文明创建不是简单的口号和标准,更攸关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记者了解到,为提升文明交通工作水平,福田交警大队今年联合福田驻区有关单位的党员志愿者们,在各主要交通路口的交通高峰时段开展一系列交通文明引导活动。各基层党组织组建党员交通文明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交通文明志愿活动,走上街头为群众提供交通疏导、咨询解释、道路引导等服务。

开展交通劝导、摆放共享单车、清理道路垃圾……在中心城区的各个角落,一抹又一抹“志愿红”,如星星之火,带动更多人投身文明城市创建热潮,用实际行动为城市文明增色添彩。

为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福田区还精心打造包括经典教育示范学校、创文福田商超样本典范等在内的39个文明创建示范点,展示辖区文明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新面貌,以点带面将经验在全区范围复制推广。

持续推动城市品质内在提升,以“民生维度”不断充实“创文”内涵。在中心区5.3平方公里范围内,打造国内首个宜居、宜业、宜游、宜行的智慧无障碍城市“现实样板”;新增停车位供给5700余个,新增非机动车道14.5公里;打造全国首座线上线下交互式“文明学院”,创新教学体系、师资建设、传播形式,常态化开设志愿服务、垃圾分类、公益广告宣传等实操性主题课程;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行动,组织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和提升社区志愿服务站功能,壮大志愿者队伍。

来源:深圳特区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