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动态
上海新市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较高 加快供需协同惠及更多群体

由上海市计划生育协会近日发布的一份“上海市新市民健康调查”显示,新市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较高,需求有待释放,引入专业社会资源精准提供相应服务渐成共识。

据项目组负责人施佳华介绍,该调查按照非随机方式在上海中心城区、城郊结合区和远郊区等3类地区共选取7个区的36个流动人口集聚地,对企业员工以及集贸市场、建筑工地、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和个体经营者等1358名15至69周岁且在上海居住满半年以上的新市民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94份,样本人群逾六成来自江浙皖三省。

具体来看,样本人群总体健康状况处于较好水平,但心理健康状况有待改善;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尚有缺失,对医疗服务需求有待释放;健康行为总体较好,但健康危险因素控制有待加强;稳定型新市民生育两孩比例低于流动型新市民;对生殖健康服务有较高需求,服务获得总体情况有待提高。

此外,近半数受访者对“优生优育宣教”内容较为关注,逾五成对常见病多发病健康知识有需求,逾四成受访者对戒烟限酒等健康行为干预有需求,逾三成对就医指导,交通、工作、高坠等意外伤害预防以及健康合法权益维护等健康服务有需求。

上海新市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较高 加快供需协同惠及更多群体(图1)

为科学谋划和推进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新市民健康行动,上海市计生协还公布了一份“长三角区域流动人口健康服务现状调查”,该调查从新市民健康服务提供方(各级计生协)基本情况和长三角地区来沪新市民群体健康服务需求等两个维度展开调查分析。

据项目主要参与人赵瑞介绍,项目调查了上海16个区的126名计生协工作人员和3个样本区407名来自江浙皖的新市民,了解了样本人群健康服务的提供和利用状况、生育意愿以及健康相关行为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新市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较高,但生殖健康认知、科学健康素养观、传染病防治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等方面仍有欠缺。专家建议分析,在一体化过程中,进一步强调区域一盘棋的理念,重点解决泛长三角各省(市)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方面的协调问题,加强部门间工作联动,通过各方密切协作,提高工作效率,真正使新市民群体受益。

值得一看的是,位于上海金山区的“鑫港湾群团基层服务站”和徐汇区的“滨江建设者之家”,以建设者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实施精细化服务,比如连续多年的健康体检、科普讲座、子女夏令营等,助力新市民职工找到自身价值,更找到家的感觉。

来源:新华网

声明:转载此文目的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