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前夕,上海发布了最新的关于市民阅读状况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去年上海市民的日均阅读时长为102.17分钟,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达97.04%。其中,纸质阅读率达96.0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75个百分点;数字阅读率为99.5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22个百分点。
上海人爱读书,这应该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令人骄傲的指标。每年上海书展,主会场上海展览中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从四面八方来的爱书人。每个周末,大大小小的读书会在这座城市的书店、图书馆、商场、社区公共空间绽放,不同阅读兴趣的人因此形成了一个个小磁场。即便是在疫情期间,线下活动难以维系,“阅读的力量”仍然通过线上活动平台的聚合向市民输送。在调查中,认为阅读对缓解疫情焦虑“比较有用”和“非常有用”的市民占比分别达到51.80%和13.60%。
阅读有各式各样的“用处”和“好处”,但上海人的阅读目的并不功利,排在首位的是满足兴趣,其后才是获取知识信息、提高素质修养、工作学习需要、掌握实用技能、增加交流谈资等。在纸质书种类的偏好上,上海市民选择阅读最多的是人文社科类,电子书种类偏好则是文娱类最多。纸质书重在“深度阅读”,电子书提供“消遣娱乐”,基本反映了市民的阅读取向。
上海人爱读书,还能从书店的繁荣窥见一斑。“可能没有第二个城市会把这样重要的位置安排给一家书店,这是离天空最近的书店。”位于上海中心大厦的朵云书院旗舰店开业之际,作家余华曾这么感慨道。几年过去,“最高书店”人气不减,还发展出诗歌店、戏剧店等专业“姊妹”书店,书店运营方每月组织专业和非专业的爱书人评出“云上书榜”,向读者推荐值得购买的畅销书和可能被市场埋没的宝藏书。侦探小说家开的侦探主题书店、设计师开的设计专业书店、坚持20年的旧书店……一家家有个性的小书店构成城市文化版图上的活力因子;更多主打多元经营的新型实体书店与周边产业融合,成为城市美好生活的载体——不是把图书和阅读强加于生活,而是让图书和阅读融入生活。
今年发布的上海市民阅读状况报告中,“阅读意义”和“阅读收获评价”这两项指标尤其值得关注。调查组参考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对成熟量表,将阅读意义划分为“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和“社会责任感”三个维度。结果发现,阅读时长、阅读花费、阅读评价及公共文化设施使用频率均和阅读意义的三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市民的阅读时间越长、阅读花费越多、阅读评价越高及公共文化设施使用频率越高,越能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同时具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一座高质量发展的城市为什么离不开爱阅读的市民,答案昭然。
阅读收获评价方面,76.13%的上海市民对阅读的收获评价为“比较好”或“非常好”,20.28%的市民对阅读收获的评价一般,仅有3.58%的市民对阅读的收获评价“比较小”或“非常小”。从年龄段来看,55岁以上的群体阅读收获评价最高,排在第二位的是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群体,35—54岁的中年人群体排在第三,对阅读评价最低的则是18—34岁的青年人群体。两端高、中间段低落,不同年龄段群体的阅读自我评价,走出了一条并不乐观的“微笑曲线”。
在整体向好的阅读指数面前,这条隐秘的“微笑曲线”恰恰提示着全民阅读的薄弱地带。阅读,尤其是有质量的深度阅读,不应成为中青年群体的“奢侈品”。如何为“微笑曲线”的底部群体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阅读推广服务,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的获得感,或许是志在成为阅读型、学习型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下一步的努力“清单”。